對成年人而言,所謂的發燒是指體溫超過攝氏37.8度。出現感冒發燒的症狀,您會立刻衝到診所看醫生?自行買退燒藥或感冒藥服用?生活中的小病小痛難免會發生,但從小耳濡目染學到的應對方法、或者長大後從網路傳言得來的觀念,真的都正確嗎?發燒時該怎麼處理?正確保健知識絕不能不知!
為什麼會發燒?
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(U.S. National Library of Midicine)衛教資訊網站「MedlinePlus」指出,發燒常是身體對抗疾病、感染的徵兆,其中感染是多數發燒的原因,比起正常體溫,發燒時的體溫會讓病毒、細菌更難存活;同時,發燒也會活化身體的免疫系統。
可能引起發燒的原因
《哈佛健康雜誌》(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)指出,發燒的人也可能同時出現以下症狀
如果發燒體溫過高,可能導致意識混亂、極度想睡、癲癇等。
感冒、發燒怎麼辦才好?
感冒、發燒時藥多穿保暖衣物、蓋緊被子增加出汗,再加上冰敷額頭才會幫助感冒快點好,這個作法已成為普遍居家處理的觀念,然而,馮子強診所院長馮子強醫師表示,最好的做法應是保持通風加上多喝水、多休息,並依照身體狀況評估,發冷時適度保溫,開始流汗時應注意散熱,避免大量流汗造成脫水。
發燒本身雖然無害,但高燒可能嚴重傷害身體。《哈佛健康雜誌》也建議以下方法,幫助緩解發燒的不適感:
發燒治療
發燒的治療方式與發燒的原因相關。如果出現高燒,醫師可能會開立退燒藥物給患者服用,同時患者也需要補充充足的水分以避免脫水。
如果發燒併發以下症狀,應立即就醫:
發燒多喝水就好?
馮子強醫師解釋,發燒是身體的警訊,代表免疫細胞活躍,了解發燒原因確實比暫時抑制發燒來的重要,只要不是「過度」發燒,對人體來說反而是一種保護,也說明了病毒得靠免疫系統對抗,無法經由排尿被身體「洗出來」。
發高燒時,常有人使用退燒藥降低體溫,雖然退燒藥服用後會立即見效,但《從此不再感冒--針對體質,治療兼預防,百毒不侵》一書中指出,西藥的藥性多苦寒,吃多了會使體內越來越虛寒,就算燒退了,身體卻越來越虛。
發燒用冰枕、退熱貼退燒?
此外,使用冰枕、退熱貼等方式退燒,雖然暫時降低了體表溫度,但體內卻還在發燒,治標不治本,且讓體內熱氣更散不出去,反而幫倒忙。除非緊急無法看病時才使用,否則原則上中醫不建議使用退燒藥、冰枕等退燒方法。
發燒是感冒時常見的症狀,中醫認為,當身體察覺到外來的寒氣侵入時,便會產生熱氣,企圖「以熱克寒」,這時就會開始發燒。所以發燒是人體的自然保護機制,不足為懼,我們該做的就是讓「熱氣宣洩出來」,當熱氣消散,燒也就退了。中醫將 發燒情形大致分為以下三種
: